1.?呆若木鸡什么意思?出处是哪里?

2.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注释

3.是“呆若木鸡”,还是“大智若愚”

4.呆若木鸡和呆头呆脑的区别

?呆若木鸡什么意思?出处是哪里?

呆若木鸡找出30个汉字-呆若木鸡
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「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」
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像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
读音:dāi ruo mu jī

近义词:呆头呆脑 目瞪口呆

反义词:神色自若

例句:

1.我吓得站在那里呆若木鸡。

2.她被吓得呆若木鸡。

3.他的辞职令我吃惊得呆若木鸡。

4.他们呆若木鸡地站在尸体旁。

5.那个小孩子看到蛇时吓得呆若木鸡。

6.这三个男人在一边呆若木鸡、不知所措。

7.早先,似乎缺少咖啡因将会使世界上最兴奋的人口转变成呆若木鸡的人,但是咖啡运输车已经出现了,而且一些聪明的店主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咖啡壶。

8.小薇爸抱着小孩,脸色也非常难看,呆若木鸡,一动不动。

9.他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,十分好笑.

10.在1980年,中国电视观众曾被晚间播报中出现在北京法庭上的那不知悔改的 *** 遗孀江青惊得呆若木鸡。

11.有一次他看见有个士兵穿了一双缎鞋,他连忙上前去深深的一个揖,随着一个90度的鞠躬礼,而且还左一个大揖,右一个鞠躬,把那个士兵先生弄得莫名其妙、呆若木鸡!

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注释

呆若木鸡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:

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?”曰:“未也,方虚骄而恃气。”

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应响影。”

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”

十日又问,曰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,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
注释

1、呆若木鸡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像木头鸡一样,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
2、纪渻子:人名。姓纪,名渻,子是对其的尊称。

3、斗鸡:是一种比赛,供人们娱乐。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。

4、已:动词。停止。这里指训练完毕的`意思。

5、方虚憍而恃气:正凭着一股血气而骄傲。方:正。骄,骄傲。恃:凭着,依靠。

6、响影(yǐng):影影子。响声响。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,看到影子就回应。

7、疾视而盛气: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。

8、几:副词。可译为“几乎”、“差不多”。

9、似:好像。

10、德全:精神具备。全:备全。

11、应:应战。

12、反走:转身逃跑。

译文

纪渻先生替王养斗鸡,十天后王问:“鸡训练好了吗?”

他说:“没有,正在凭一股血气而骄傲。”

十天后王又问:“鸡训练好了吗?”他说:“没有,仍然对其他鸡啼叫和接近有反应。”

十天后王又问:“鸡训练好了吗?”他说:“没有,仍然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。”

十天后王又问:“鸡训练好了吗?”他说:“差不多了,现在即使其他鸡啼叫,也没有反应了。”

看着它,好像木头鸡一样,精神全部收敛,别的鸡没有敢应战的,转身逃跑了。

成语解释

拼音:dairuomuji

解释:呆:发傻;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。不是骄气,不是盛气,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。

出自:庄周《庄子·达生》与列御寇《列子·黄帝篇》:“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;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
古反义词:瞠目结舌、目瞪口呆、呆头呆脑。

今反义词:面不改色、神色自若、活泼可爱、大智若愚

今近义词:瞠目结舌、目瞪口呆、呆头呆脑。

古近义词:大智若愚。

语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本意为褒义,现多用于贬义。

正音:呆,不能读作“呆板”的“dài”。

英译:standlikealog。

是“呆若木鸡”,还是“大智若愚”

是“呆若木鸡”,还是“大智若愚”

现代汉语中对“呆若木鸡”的解释是: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,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。例如“那个男孩呆若木鸡地站着,吓得连气都不敢喘。”

然而,“呆若木鸡”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,而是一个褒义词。“呆若木鸡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庄子?达生篇》。原文是:

纪渻子为国君驯养斗鸡。十日而问:“鸡已乎?”曰:“未也,方虚憍而恃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应向景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未也,犹疾视而盛气。”十日又问,曰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,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
故事讲的是,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,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。过了十天,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,纪子回答说还没有,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,其实没有什么底气。又过了十天,周宣王再次询问,纪子说还不行,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,马上就紧张起来,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。又过了十天,周宣王忍耐不住,再次去问,但还是不行,因为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,气势未消。这样又过了十天,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,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、不动声色,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,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。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。别的鸡一看到这只“呆若木鸡”的斗鸡,掉头就逃。

“呆若木鸡”不是真呆,只是看着呆,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,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,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。可见,雄心壮志飞扬跋扈固然是一种英雄豪情,然而,真正的勇者,是经历多年的磨炼而修成的“呆气”。 因此,这里所说的“呆”,是去除了浮躁与妄动的深厚定力,目光凝聚,身体与心理都内蕴了真纯的力量与气魄,在面对困境之时也能出奇冷静沉着。“呆”立不动,却可以让对手不战自败,这是一种境界,一种修为,一种超强的震慑力,更是久炼成钢的心灵的力量。当然“木鸡”也不是“空城计”,而是真正积蓄了可以激战的力量。只有凝聚力量而又心理素质过硬的人,最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可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大智若愚”、“大巧若拙”、“大勇若怯”吧。

现实中有一些人,是真正的老实人,他处变不惊,任何事情都能冷静处之。甚至别人欺骗他、耍弄他,也毫不知觉,仍然笑脸相迎、心安理得。其实,这样的人比那些聪明人活得要更好,更舒坦。聪明人戳穿了别人的谎言,自己生气,对健康不利;吵架就更不值得了。不如“呆”一些,一笑了之,对人对己都有利,何乐而不为呢?进一步说,明明看穿了别人的忽悠,却仍当做浑然不觉,故做糊涂不加理会,自得其乐,也许这就是“呆若木鸡”的最高境界吧。

生活当中真正要做到“呆”,并不那么容易,不是简单地养精蓄锐藏而不露,——有没有表面“呆”而内里强悍的底气,能不能“呆”到表里如一善始善终,敢不敢“呆”到不顾忌别人笑你呆骂你傻?所以想要自我锤炼达到“木鸡”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不过,话又说回来了,在成语词典里,对“呆若木鸡”的解释仍然是: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,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。说明这个成语误用已经趋向于“合法化”。

呆若木鸡和呆头呆脑的区别

区别如下:

1、“呆若木鸡”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遇到突发事件、惊吓、震惊等情况下出现的反应,“呆头呆脑”则更多地强调某人平时的表现状态,形容一个人的行事做事比较慢、迟钝。

2、“呆若木鸡”暗示着这个人慌乱、紧张或者是非常惊异、害怕等。“呆头呆脑”形容人的个性或性格,而非短暂的突发情况。